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关于全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

来源:泾县政协网   时间:2017-09-25    点击量:14531 次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关于全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

县政协调研组


“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我县乡村经济发展”是县政协2017年度重点民主协商课题之一。5月份以来,县政协围绕这一课题,通过实地走访、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外出考察等形式开展了深入细致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业供给侧现状

近年来,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思路和部署要求,我县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来发展农业的思路,按照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是农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高。全县粮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8万亩左右,粮食产量稳定在14.5万吨左右;蔬菜种植面积年年递增,2016年种植面积达8.75万亩;茶叶种植面积近3年来以每年新增3000亩速度增加,到2016年全县已有茶园8.2万亩,产量2486吨;畜禽养殖业呈增长态势,据2016年年底统计:全县生猪出栏11.9433万头,存栏5.8865万;大牲畜存栏 0.5832万头;山羊存栏 0.5543万头;家禽出栏1939.38万羽;“中蜂、意蜂”养殖数量已有3万余箱,其中“中蜂”已超过 1万箱。

二是农产品品牌建设逐渐加强。目前,全县已有“三品一标”62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2家36个产品、绿色食品14家20个产品、有机产品3家3个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3个。培育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8个,涌现了红星宣纸、泾县兰香、云岭锅巴、丁渡酱菜等诸多知名品牌。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1个,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小区(场)26个。

三是农业发展呈现新业态。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成为大趋势,农业不再仅仅是提供初级农产品,围绕农业而形成的农产品加工业以及乡村旅游服务业蓬勃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67家,规模以上 44 家,涉及酱菜、锅巴、茶叶以及多种休闲食品。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我县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水墨汀溪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截至2016年底,我县发展果蔬采摘园95个,发展农家乐400余家,其中四星级以上农家乐15家,乡村旅游游客接待量达200多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20亿元。农村电商发展势头良好。目前,我县已建设1.5万平方米的电商产业园1个,电商企业(个人)达到3200多家(人),其中省级电商示范企业2家,限上电商企业6家。电商业务覆盖文房四宝、酱菜、糕点、茶叶、木梳等我县特色农产品和农副产品。2017年上半年,全县电商销售额达到2.5亿元。

四是农业改革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流转发展迅速,目前,全县已经流转土地面积14.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5.3%,流转对象主要是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到2016年底全县农业龙头企业达14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68个、家庭农场362个。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产品结构不优,农业主导产业不强

我县中低端农产品占比较大,优质、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不大,产量不高,生产能力不足。水稻种植方面,水稻复种面积下降,由以前的45万亩下降到如今的30万亩左右。常规糯稻种植占到30%以上,优质品种种植面积有所压缩,粮食生产仅仅满足自给。蔬菜种植方面,城镇居民保障性蔬菜基地不足3000亩,蔬菜优新品种覆盖率不足50%,60%以上的果蔬产品从县外调入,特别是乡镇的蔬菜基地发展滞后,导致乡镇蔬菜从县城倒流的现象;酱菜原料生产基地面积小且不稳定,50%以上的加工原料从县外调进。畜禽养殖方面,小规模养殖户多,标准化养殖小区少。散养户中基本以本地老品种为主,牛羊和蛋鸡养殖比重较小,外地生猪进入我县市场比重较大。茶叶作为我县农业主导产业,与省内其它茶叶主产区相比,发展相对滞后。中低产茶园面积占总面积的40%以上,茶叶生产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只占总面积的20%;茶叶加工企业普遍规模不大,带动力不强;茶叶品牌太多太杂,据统计,目前,我县茶叶品牌有30多个,仅“兰香”品牌就有20多个。没有形成品牌合力,在市场上缺乏叫得响的龙头品牌,我县茶叶市场竞争力还不是很强。

(二)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适度规模经营存在困难

近年来,虽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但是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仍占主导,且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85%以上都是中老年人和妇女,对农业发展新技术、新模式的接受能力不强,不能有效地进行规模化经营,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一直在低位徘徊。目前,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368家,但平均下来,每个村也只有2家左右,且合作社规模小、实力弱、管理不规范、组织比较松散,农民与合作社之间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大多数合作社影响力和号召力不断减弱。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全县虽有44家,但年产值过亿元的仅4家,带动能力有限。家庭农场达到362家,但生产仅限于自己家庭成员之间,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的能力不足。社会化服务组织主要在农机和植保方面,农机合作社全县成立有20多家,但由于基础设施差、利润空间小等原因,目前仅存几家,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没有完全打通,乡镇技术干部从事专业的不多,农技推广还是沿用老办法、老传统,缺乏创新,效果不好。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产业融合不紧密

我县农业细分品类多、分布散,农业上下游各类经营主体联合不紧密,产业链条短,尚未形成一条配套完整、关系紧密、特色突出的产业链。农业企业“小、散、杂”,龙头企业大多处于成长阶段,规模不大,企业、基地与农户关联度低,对农户带动力不强。多数农产品还处于原始产品销售阶段,即使加工,也只是简单的初级加工,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农产品流通上,还是“各自为政”、小打小闹地营销,流通渠道不是很畅通。产业融合不紧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缺乏有效互补。没有形成内部紧密协作、循环利用、一体化发展的经营模式。比如,养殖业产生的大量肥料不好处理,而种植蔬菜还缺少有机肥。这说明种植业和养殖业是在“两条线”发展,不能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良性互动。二是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不紧密。农业观光、农耕体验、果蔬采摘、民俗展示等农业发展新业态还处于起步阶段。乡村旅游依然停留在“住农家乐、吃农家饭、看田园风光”的初级阶段。对农家乐发展缺乏科学的引导和管理,大多数农家乐档次低、环境差,污水处理、消防等设施不完善,处于无序发展状态,不利于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农业生产经营与先进的管理营销手段结合不紧密。农业生产仍处在“大水漫灌”式的粗放模式,缺乏精细化管理。农村电商发展配套不健全,由于我县农业生产组织化、标准化程度不高,农民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因没有安全检测、质量认证等,线上销售缺乏“通行证”。电商集聚效应不强,存在“小”而“散”的现象,没有真正具有品牌优势、能带动形成产业集聚的龙头企业。尽管以宣纸书画纸为代表的文房四宝电商销售额超亿元,但基本都是低端产品,附加值不高。我县电商扶持政策存在政策门槛较高、覆盖面不够广的问题。另外,还存在电商人才缺乏、农村物流不畅、缺乏必要的冷冻仓储设备、融资困难等问题。

(四)农业政策用的不活,农业发展内生动力没有完全释放

涉农资金整合不到位,政府投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没有发挥出来,农村金融发展迟缓,农户融资渠道狭窄,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的不多。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建设进展较慢,土地流转不规范,依然存在弃田抛荒的现象。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尚处于试点探索阶段,农用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三块地”尚未完全盘活,制约了乡村旅游、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

三、对我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

(一)突出规模经营,确保全县农产品有效供给

一要大力推广水稻优良品种。县农业部门要筛选适合我县种植的水稻优良品种,加快良种推广应用,逐渐淘汰产量低、效益差的品种。切实抓好现有的8万亩水稻绿色增效示范基地的建设,大力推行水稻绿色生产技术,不断提高水稻生产产量和质量。着力培育一批水稻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创建2个以上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品牌。二要提高蔬菜生产能力。继续抓好保障性蔬菜、酱菜原料、特色蔬菜三大基地建设。鼓励全县各乡镇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好的稳定性蔬菜生产基地,满足城镇居民生活需求。可以考虑在泾川镇五星村和琴溪镇马鞍村建设若干亩永久性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在丁家桥镇、云岭镇、黄村镇建设若干亩酱菜原材料基地,在桃花潭镇建设若干亩雷笋基地,在茂林镇和泾川镇建设若干亩食用菌基地,在山区乡镇建设若干亩高山蔬菜基地等。三要做强茶叶经济。加强现代茶叶生产技术推广,加快中低产茶园改造,逐步增加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积极整合全县茶叶品牌,建设好以“泾县兰香”、“涌溪火青”为主的名优绿茶品牌、以“徽一堂”为主的乌龙茶品牌、以“一品天下”为主的红茶品牌。要以建设省级汀溪现代农业示范园(茶叶)为契机,抓好标准园区的建设,将茶园打造成公园,将茶区打造成景区。要加大对茶叶协会和茶叶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为茶叶加工企业的发展提供金融信贷支持,鼓励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产业升级和生产基地建设。四要适度发展养殖业。根据《泾县畜禽养殖布局规划》要求,以发展生态养殖业为目标,以防治养殖业面源污染为重点,对全县养殖业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建立适应现代化畜禽养殖要求,符合县情的养殖业发展体系。以裴顿公司、泾县永春养蜂专业合作社、泾县三百里农业循环经济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畜禽产品加工,突出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和水平,着力延长畜禽产品产业链,培育壮大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畜禽产品加工品牌。在适合畜禽养殖的区域内,按照“五化”要求,在确保生态环保和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前提下,创建一批标准化规模畜禽养殖小区,推动我县畜禽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突出优化升级,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一要强化政策导向作用,重点发展优势农业产业。进一步完善我县农业产业扶持政策,针对我县茶叶、果蔬、木梳、宣纸书画纸等优势农业产业,研究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发展规划,出台或完善扶持政策,引导其做大做强。通过实施有效的引导和扶持,尽快形成一批产业关联度大、经济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二要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农产品“含金量”。加大对“泾县兰香”、“红星宣纸”、“章渡酱菜”、“云岭锅巴”、“榔桥木梳”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支持行业协会和经营主体举办丰富多样的农业观光活动和产品交易会,建议恢复由县政府每年主办“泾县兰香”茶叶交易会,以进一步扩大泾县茶叶的知名度,促进我县茶产业加快发展。三是重点扶持规模企业,着力延伸产业链条。鼓励支持我县水稻、茶叶、蔬菜种植加工、畜禽养殖加工等农业规模企业向上申报标准化农田、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项目。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我县农业主导产业。建立健全“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与分配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带动“一村一品”发展。支持农业企业开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逐步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向上下游延伸的产业链条。

(三)突出融合发展,增强现代农业发展活力

一要探索种养一体化农业发展模式。加大对种养结合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我县畜禽养殖企业和蔬菜生产主体开展合作。比如,养殖场的畜禽粪便可以卖给菜农做肥料,产量大、销售难的蔬菜可以及时卖给酱菜厂加工成酱制品。这样使资源循环起来,逐步形成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高效率的农业经济体系。二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充分发挥乡村自然人文独特优势,推进农业与观光、休闲、养生等深度融合的乡村旅游业发展。要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编制好全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发展乡村旅游,既要保护修复好农村生态环境,更要保护传承好古村落、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查济、黄田,吊栋阁、花戏楼等,坚持走保护与开发并重、传承与建设互融的良性循环道路。强化帮扶指导,认真落实中央《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积极主动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及时制定促进我县乡村旅游发展的扶持政策。协调引导农委、文旅委、住建委、林业局、水务局、交运局、环保局、商务局等单位以及金融、通讯、电力等部门的项目、资金向乡村旅游倾斜。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逐步建立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村集体或村民参与的乡村旅游管理体制。制订全县乡村旅游规范化、标准化、长效化管理制度,对景区质量、环境、安全、卫生、价格、标识等进行全方位管理。当前要重点解决月亮湾、水墨汀溪等景区范围内和周边的违章建房、道路不通畅、停车难等突出问题。要积极引导农家乐经营者转换经营理念、规范经营行为,树立特色招客、诚信留客、洁净悦客的可持续发展经营理念。三要积极构建“农业+互联网”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县级农业信息中心和村级农业信息站室建设,健全县乡一体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为农业生产提供全程服务。要按照《泾县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工作方案》要求,尽快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县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训,切实以人才引领农村电商发展。要鼓励支持电商协会或有实力的电商企业成立电商服务公司,为全县农村电商提供策划、设计、代运营、物流、培训等一站式电商服务,指导服务农村电商企业做大做强。要扶持电商协会发展,发挥协会在协助政府管理和规范电子商务企业经营行为的作用,促进我县电子商务健康可持续发展。要加大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坚持高标准改造我县电商产业园,加快农村宽带提速降费,合理布局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出台奖励或补助政策,引导鼓励快递公司在电商活跃的的乡镇建立物流配送分中心,并加快推进快递进村,逐步建立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鼓励种养殖大户和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建设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仓储设施,县政府可给予一定的建设费用补助。充分发挥自媒体宣传推介作用,加强与自媒体合作,积极鼓励自媒体为我县农产品销售牵线搭桥。

(四)突出改革创新,进一步释放发展动能。

一要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完善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一步明确农民的“产权”。加快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建设,充分运用土地确权成果,引导农村集体资产有序流转,放活土地经营权,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开展村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盘活集体资产,激发新活力,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二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对达到一定规模或条件的给予优先补贴或奖励,以鼓励规模化经营。对新型主体开展质量安全认证的给予一定补助,促进标准化生产。继续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劳动就业技能培训等,确保每个新型主体的负责人和多数的劳动者都接受培训。尽快组建县级农业信贷担保公司,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解决融资难问题。三要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建议对《关于印发加快现代生态农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文件进行补充,增加扶持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政策内容,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农机作业、病虫害防控、水肥管理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为规模种养大户的农业生产提供全程服务或阶段性生产管理服务,解决农业生产关键时期用工难的问题。四要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随着我县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我县农村已基本实现道路、通信、水电等全部通达,农村闲置房屋已完全具备发展相关产业的基础。建议县政府出台指导意见,鼓励农民出租农村闲置房屋,引导中介机构开展租赁业务,鼓励利用租赁农房发展居家养老、休闲旅游、创新创业、文化创意、农村电子商务等产业。五要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导,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加保险品种,引入竞争机制,促使保险公司提高理赔服务质量,切实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

分享到朋友圈
关于全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