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茂林古代文化繁荣缘于教育起家

来源:泾县政协网   时间:2017-11-10    点击量:9439 次  

本文仅从历史角度简单谈谈对茂林古代文化繁荣的一些思考。

“茂林”这个地理概念,大而言之近而言之指的是今天的泾县茂林镇;小而言之远而言之指的就是有宋以来吴氏聚族而居的“茂林吴家”,从知名角度当然也包括“茂林潘村”。

皖南茂林,千年古镇。茂林文化真正兴起是从北宋开始。“茂林”地名是在南宋出现的。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县级以下乡村社会行政区划实行以宗族为基础的“乡都图甲制”。泾县冠盖乡设永定、思齐、花林、茂林四都,共辖八图,谓之“都四图八”。其中最大的“茂林都(辖三图)”因辖有“茂林村”而名。

茂林都一图,分十甲,除第五甲凤姓“顶甲不顶支”外,余皆以潘姓为主,俗称“茂林潘村”,又因居住在古溪两岸,也称“古溪潘村”(潘锡恩是三甲人)。

茂林都二图,也分十甲,其中一、六、九三甲以吴姓为主,俗称“茂林吴家”(吴芳培是一甲人)。

第二图其余诸甲,还有第三图和前面点到的“永定都”“思齐都”等,则指今茂林镇境内凤村铜山南容等地方。

茂林人文最兴盛者当推吴氏和潘氏两大望族,连他们的宗祠都名之以“大”。由这两大望族繁衍开来形成的茂林吴家和茂林潘村两大古村落,也最能代表茂林的人文。一对“姊妹村”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三才天地人”。愚以为,所谓“地灵”,“先天”注定,另当别论。从后天“人为”因素看,茂林古代文化基础还是教育。换言之,茂林古代文化繁荣缘于教育起家。

古人云“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耕田读书。”诗书传家,敬字崇文。宋元明清,茂林家塾私塾,遍地开花;书院义学,星罗棋布。以化愚昧,以课子孙。其中茂林吴家所建“东山学馆”、“桥东书塾”和潘村“沙坞书屋”等都很有名。

茂林自古以来一直流传“茂林三声”的说法:松声,书声,婴儿哭声。一直以“三声萦绕”而享誉遐迩:松涛阵阵,环境优美;书声琅琅,文风昌盛;婴啼声声,人丁兴旺。

这“三声”之一的“书声”就足以反映茂林古来文风昌盛。

文风昌则科举兴。茂林史上文武进士25人,文武举人130多人,文武秀才和国学(书院毕业生,准秀才)那就更多,仅潘村就有70多个。科举兴则仕宦众。从朝廷中央大员到地方巡抚布政使再到知府县官,京官外官,文官武官,一到九品,都有。最杰出的代表当然首推茂林吴家吴芳培和茂林潘村潘锡恩。

茂林吴家吴芳培(1753—1822),大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甲辰科二甲第 26 名进士,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署吏部尚书,诰授光禄大夫(正一品)。是泾县历史上品位最高的官员。其故宅“总宪(左都御史别称)第”又称“新庄大夫第”。

茂林潘村潘锡恩(1785—1866),大清嘉庆十六年(1811)辛未科二甲第 35 名进士,与二甲第 4 名的林则徐是同科进士,有同榜之谊。嘉道同咸,四朝元老。官至大清江南河道总督兼漕运总督,诰授荣禄大夫(从一品),美称“河帅”。其府邸亦称“河帅第”。

科举一兴官就多,做官的一多就带动了房地产。宗祠府邸厅堂大宅门,大凡官家建筑想必考究。于是,一种牢固轻便,耐碱耐酸,能拒腐防变还有水磨花纹的用砖就大大吃香了。先官后民,竞相使用这种高级建筑材料。 一时间“”洛阳纸贵”。 这就是著名的茂林花砖。宋元明清,一路到今天,享誉海内外。成为茂林建筑文化的代表之作。这叫做“千年花砖砌茂林”。神奇花砖,魅力花砖。独领风骚,传世之作。2014年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同样,做官的一多,迎来送往,宴饮款待,自然带动了饮食文化。特别是京官省亲或告老还乡,衣锦荣归同时带来宫廷饮食文化。使得宫廷的苏菜淮扬风味与原来的茂林本土流行的徽菜沿江风味相融合,经几代人的传承打造,逐步形成茂林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作——“茂林筵席十二碗”。 2013 年,“卧龙杯”茂林十二碗厨艺大赛暨泾县首届文房四宝美食文化节在县城成功举办。茂林厨家当仁不让一展身手,荣获多个奖项。从中央到市县,各级多家媒体曾有文字和影像报道。“茂林筵席十二碗”传统技艺分布以茂林镇为中心区域,辐射全县。饮食文化魅力则辐射整个徽菜文化圈和苏菜文化圈。目前“茂林筵席十二碗”正积极申报市级非遗。

饮食内涵价值当然在于饮食本身的丰富和味美,够吃,好吃。但饮食不仅仅为了果腹充饥,还须追求其外延价值。这就是古人说的“仓廪实而知礼节”。仓廪实是物质层面,一是够吃,能够酒足饭饱;二是好吃,追求美味佳肴;知礼节是精神层面,一是礼仪,体现餐桌文明;二是人文,彰显饮食文化。

当然,知礼节除了饮食文化还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礼节礼节,礼和节两个方面。“礼”是积极性嘉许性规范,即应该怎样做;“节”是消极性制约性规范,即不该怎样做。

茂林筵席十二碗,它的地支排列和出菜顺序,它的每道菜都有特定喜庆寓意,或谐音双关,或形色联想,无不体现了其独特而丰富的饮食文化价值。

诗书传家催生科举文化,科举文化自然催生官宦文化,官宦文化在催生建筑文化和饮食文化的同时,也自然充实和丰富了以宗祠、族谱、族规、牌坊、楹联等为主要载体的宗族文化和以家风、家规、家训为主要载体的家教文化,如《茂林吴氏宗谱》和《古溪潘氏宗谱》,还有茂林十四牌坊群和潘村诸多牌坊等,楹联家规则不胜枚举。特别是建造祠堂,既体现官宦文化宗族文化也体现建筑文化。比如明代湖广布政使吴尚默主资倡建的“吴氏大宗祠”和清代江南河道总督兼漕运总督潘锡恩主资倡建的“潘氏大宗祠”及“三甲支祠”等,都极具多重文化价值。除此以外还有公益事业,比如架桥、铺路、开坦、挖井、建凉亭、盖庙宇、疏河道、修堤岸等等。这些衍生事物都是与诗书传家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此外,它还充实和丰富了民俗文化。使得茂林的民俗文化由原生的乡风民俗逐步向淳风良俗提升。比如茂林婚嫁、生育寿庆、殡葬、做屋架梁等等习俗,大型活动有“魁峰板龙”“凤村祠山庙会”“高坦汪公会”“南容舞狮子”“水岭管家洞接龙”等等。在传承演绎过程中文化含金量越来越高,逐步摒弃庸俗低俗而变得既通俗又高雅起来。其中“魁峰板龙” 正积极申报市级非遗。

话说回来,自古考生落榜多。读了书考不上功名怎么办呢?一是种田,茂林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倒也温饱无虞。然后教育后代好好念书,为老子争口气。二是学手艺,入百工,做师傅,心灵手巧,吃百家饭。三是在本土或外埠学徒,开店经商做生意,成为“儒商”。茂林明清时水陆交通,商贾众多,店铺林立,街面繁华,有不少成了后来的“老字号”。四是一部分乡试无望的秀才们开馆教书,又大大充实和提升了家塾私塾书院义学的办学力量和办学水平,形成开化课子教书育人的良性循环。

这样,农业手工业商业学业,农工商学,与做官的一起,共同带来茂林文化繁荣,同心营造出“大大茂林村”。

综上所述,茂林古代文化繁荣缘于教育起家。它带来了茂林科举文化、官宦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宗族文化、家教文化、公益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百工文化、商业文化乃至方言文化的全面繁荣昌盛,使得古代茂林真正成为江南名镇。

一孔之见,未知读者朋友以为然否?(翟大雷)

                                                                                                               

 



分享到朋友圈
茂林古代文化繁荣缘于教育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