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茂林童谣选

来源:泾县政协网   时间:2019-02-26    点击量:6008 次  

儿童歌谣,口口相传。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朗朗上口,好记易唱。

泾县茂林,皖南古镇。乡风淳朴,文泽流长。街头巷尾,村里庄外,悠扬悦耳的乡音里每每淌出一串串韵味盎然的童谣。

茂林童谣要用茂林话唱念。透过方言,方能品出原汁原味的乡亲乡情。

开篇当数现代名人“茂林三吴”之一的组缃先生在长篇小说《山洪》里引用的家乡童谣:

“瘌痢瘌,穿新袜,上宝塔,拜菩萨…… ”“宝塔”指茂林魁峰飞雄塔,古镇地标建筑。乡谣乡音,亲切的文字,永远的情怀。

说到瘌痢,来一段“相关链接”:“瘌痢壳,剪刀戳,戳呃蒸粉渣。粉渣不好吃,烂呃嘴巴角。哪个跟我学一遍,我吃花生你吃壳。”

劝小孩别好哭:“哭嘶宝,背稻草,背到河里洗把澡,蟹的夹呃个鸟。乌龟打算来讨保,寻来寻去没处找。”

“春打五九尾,沙子也变(呃)米。”农谚。童谣。

春耕时节,农家歉年歉意。“水牛水牛耕田,耕到奶奶家秧田。跟(今)年不比得往年,青菜叶板潦索面。”牧童成天唱着,田谣也是童谣。

暮春。“紧紧的(知了)叫,时节到;哥哥讨嫂我也要。不把我,双脚跳;把呃我,哈哈笑。”天真无邪,忍俊不禁。

“菜籽开花菜籽黄,哪个儿女不想娘。”—— 孝顺。

“菜籽开花菜籽黄,哪个姑娘不想郎。”“菜籽开花菜籽黄,夫妻二人来拜堂;先拜天和地啊,后拜爹和娘,夫妻对拜进洞房。”古老的艳歌,少年不解风情。

夏天傍晚时分,孩子们总是喜欢用一根细竹竿,小头绑个黄篾圈,网来蛛丝当捕具,网“蝶蝶的”(蜻蜓),或干脆用“拣丝鞭”(竹桠丝)抽,边抽便喊:“蝶蝶的独(坐),吃块肉。蝶蝶的飞,吃块鸡。”有时遇见黑蝴蝶(梁山伯)和花蝴蝶(祝英台)飞过,人们便想起童谣“梁山伯,祝英台,你先去,我就来。”民间传说,魅力四射。

还是地方民间传说,说的是螺蛳精为感恩,暗中替单身樵夫洗衣浆裳张罗茶饭。故事里有则童谣也颇有意思:“钉钉厾(du)啊钉钉厾 ,厾你娘的个螺蛳壳。厾厾钉啊厾厾钉,钉你娘的个螺蛳精……”

“打香油,打麻油,打到景照倌,景照倌不要,提到河里一撂……”

颇有来头。景照,茂林东南五里开外的章姓望族大村。元朝入迁,始迁祖为邑内漆林渡(章家渡)人氏章景照。迎娶茂林望族吴氏女为妻,后兴盛开来。时人随俗,称他为“景照倌”。后因人名村。

泾县习俗,名字后面加个“倌”,以示尊重。难怪外埠人说“泾县人官(倌)多”,有“三升六斗芝麻官”。

据说村里有一章大财主,膝下五女如花似玉,五座绣楼开窗相望。花枝招展“五凤堂”,大宅门里留芳名。这是后话。

与之相关的还有:“某某倌,卖烟管,卖到景照倌,拾呃个破火罐。”一方水土一方风情,颇具地域特色。

“茂林一枝花,全靠西山遮,不是西山遮,茂林水推沙。”茂林人对西山挡洪心生感激。也有将“西山”说成是“阳山”的。两个版本,说的都是当地山脉屏障。

私塾幼童厌学贪玩:“日头公上阶基,念书没心气。拿呃张表芯纸,一日跑蹲屎(厕所)。”

“蟹的宜蟹的宜夹夹,黄鳝头宜探探。”大人同小孩玩一种双手十指连接绕弯游戏时的解说词。

“鸡子团,鸡子方,不生癞痢不生疮。头发长得葱垱样,眉毛生得寿仙样。”剃胎头时师傅说的吉祥语。过去茂林人家给婴儿剃胎头,家长须送给剃头师傅红纸包一个,万字糕一条,染红鸡蛋若干。剃前或剃后,师傅手拿一鸡蛋,在婴儿头顶绕两圈,边绕边念念有词,给孩子讨吉利。后来吉祥语成了童谣。

“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往行人念一遍,一觉睏到大天亮。” 催眠符语,也作童谣。小孩夜不入睡,家里人用红纸写上,到处张贴,说是能让小孩夜来入睡。

“月亮巴巴,天星大大。大大掼一跤,拾呃个红纸包,打开来看看,一个判官。”“火萤虫宜,滴滴龙宜。飞来飞去,小小人宜。” 夏夜,一弯新月满天星,竹床蒲扇院当中。听大人边赶蚊子边唱童谣,啪挞啪挞,呢呢喃喃。山风习习,星光闪闪。孩子们凉凉的进入梦乡。

冬天来了。“落雨落雪,冻煞老鳖。老鳖告状,告到天上。天上不答,懒出太阳……”家里来客,好菜招待:“油啦啦,呲啦啦,馋煞隔壁老奶奶。”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打不倒,打呃只栗老鼠。”数字童谣,押韵好记。

新版本的:“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食,打倒蒋介石。”爱憎分明,红色童谣。

“大头大头,落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不听大人话,雨中乱跑的顽童,戏谑调侃。

“头戴红帽子,身穿绿袍子,走起路来哼调子,蹲呃么里捋胡子。”说的就是讨厌的苍蝇,不过有点像猜谜语。

“家住泾县城,水豆腐不离门。三天不吃水豆腐,除了家里死呃人。”过去百姓生活清贫,童谣也苦涩。

“瞌睡盈来瞌睡盈啊,瞌睡来起来不由人,我望公婆早早死啊,一觉睏到大天明。”过去童养媳劳累无奈与诅咒,令人心酸。才多大?童女啊!

当恶公婆听到后厉声责问时,聪明伶俐的小童养媳立马改口,唱道:“瞌睡盈来瞌睡盈啊,瞌睡来起来不由人,我望公婆千百岁啊,一觉睏到大天明。”急中生智,化解危机。

“紧弓紧弓弹弹,断了筋线没夜饭。”说的是棉匠师傅弹棉花的那根筋线(弦)要是断了,活儿干不成了,东家的夜饭也别指望了,要不干脆卷“家伙什”走人吧。

还有,“戴箬帽,挑橵桶,看见呃乌龟喊太公。”“铃铃琅,开门响。割韭菜,烧辣汤。辣汤滚,荞麦粉,打破王奶奶豆腐桶……”“一点钟啊,二报童啊,三哄四想两滚动啊,拳呐,两滚动啊,八马,两滚动啊。”不解其意。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

一般的四六八句。最长的要算《打铁谣》:

“金打铁啊银打铁,我到姐姐家打毛铁。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家去打毛铁。毛铁打到正月正,家家门上挂红灯。毛铁打到二月二,不出劲来不出汗。毛铁打到三月三,你数双来我数单。毛铁打到四月四,一个铜钱四个字。毛铁打到五月五,打完毛铁过端午。毛铁打到六月六,家家刀板上一块肉。毛铁打到七月七,牛郎织女莫着急。毛铁打到八月八,姐姐接我吃只鸭。毛铁打到九月九,不过重阳我不走……”

茂林童谣,代代相传。乡土人文,源远流长。(茂林翟大雷 搜集整理)

分享到朋友圈
茂林童谣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