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泾县十一届三次会议重点提案及答复函选登(四)
来源:泾县政协网 时间:2024-07-18 点击量:2389 次
目 录
14.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小微基层设施建设和管护的建议
15.关于健全农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推动“客货邮”融合发展的建议
16.关于加快建设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的建议
17.关于加快我县物流快递行业建设的建议
18.关于做好水西国家森林公园部分山体“彩化"的建议
19.关于适当置换水西森林公园树种的建议
案 由: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小微基层设施建设和管护的建议
提案者:吴翔
提案日期:2024-1-3
内 容:
近几年,随着乡村振兴的发展,农村基层设施建设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从农村水泥道路、农村人饮饮水工程、美丽乡村环境建设到农田水利兴修,都在向农村偏、远、散等地方全面推进,榔桥镇从2007年开始,每年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平均就达到300万元,修建农村水泥道路约280公里,新增农村供水人饮工程39个、新建美丽乡村13个,农田水利工程新建沟渠约150公里,维修水库、池塘约80座,但随着牛岭水库、芜黄高速、全域土地、榔茂路等重点工程建设和榔桥镇集镇中心经济建设的发展,原有基础设施的破坏和人员居住分布结构的变化,同时一些已建项目出现了损坏,需要对一些小型基础设施进行改建、维修和管护,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设施的使用效率和提高群众对乡村振兴的获得感,结合农村目前实际,提出一下建议:
县农业农村局统筹资金、项目,继续综合完善农村基层设施建设;管养护管理水平再提升;项目的申报和落实,要切合农村实际,因地制宜。
具体如下:
一、现有的农村基础设施基本满足大部分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但是任然有一小部分群体还没有享受国家政策带来的福利,在交通、饮水等方面还是不能保障,尤其是在雨雪、抗旱等特殊时候,出行、饮水还是有一定问题,群众对政府不满的情绪高,投诉也经常发生,所以对目前的基础设施分布等综合分析基础上,还需继续对一些偏、远、散等地方增加基础设施建设。
二、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时间的使用年限,原先建设的都不同程度上有所损坏,加上缺乏后期的人员管护,目前很多农村基础设施的使用功能发挥不明显,需要修建和完善,需要谋划一批修、管、养项目对已建设的基础设施进行维护更好发挥其作用。
三、当下很多项目的在申报时,都由于各种指标和标准所限制,导致很多项目不能实施或者短时间内实现。如交通建设项目一是受到宽度的要求(比如申报的道理宽度必须满足4.5米才能申报);二是受到土地占用的限制(严禁占用农田),所以对于有些“最后一公里”的人员居住区域没有办法满足修建条件,但是又是群众实实在在的需要,又如农田水利项目在我们皖南山区就不能建设梯形渠,只能建设矩形渠,一是梯形渠占地面积大,征地存在矛盾;二是山区汛期的洪水凶猛,破坏力强,修建的梯形渠管不了多长时间就被破坏,最后农户种田使用时,无法满足灌溉条件等问题。建议由县农业农村局统筹对农村各种小微基础设施项目申报和设计,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正让项目建设做到管用、实用。
提案答复:
吴翔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小微基层设施建设和管护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衷心感谢您对当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关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了解,您的具体建议一是综合完善农村基层设施建设;二是提升管养护管理水平;三是切合农村实际,因地制宜进行项目的申报和落实。
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建设资金不足,导致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其中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原本通过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但2021年省里出台政策,将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建设资金整合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取消了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以致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无上级财政资金来源。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受项目区规划限制,无法满足点多面广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二是管护机制不健全,管护资金不足。我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年代久远,大多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长期以来修缮缺失。管护资金来源也仅有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少量管护资金,无法满足管护需求。
为克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困难,我单位积极争取资金项目用于榔桥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至2023年,通过农田水利“补短板行动”建设项目、县级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和农田水利整治项目共安排县级资金263万元用于榔桥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共修建灌排沟渠3162米、机耕路860米、维修改造塘坝13处等。2021年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安排资金1350万元,共修建沟渠33条12166米、平板桥32座、过路涵50处、塘坝4处、蛟龙潭堰修复1处等。目前已投入农业生产使用。
路虽远,行则将至。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一如既往的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政策,大力提升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和管护水平。一方面榔桥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完成初步设计且纳入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库,下一步我单位将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及资金建设。由榔桥镇自主申报,结合人大建议和群众反映急需修建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根据现场查看、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后安排2024年农田水利“补短板行动”项目资金进一步完善提升农村基层水利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我单位先后印发《泾县农田建设工程管护经费管理使用办法》(泾农〔2024〕14号)、《关于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和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农田水利“补短板行动”建设项目移交、管护及固定资产登记的通知》(泾农〔2024〕30号)等文件,进一步完善管护制度,明确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建立长效管护机制,为农村基础设施持续发挥效益提供保障。
最后,感谢您对我县农村基层小微基层设施建设和管护的关心和支持,敬请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
案 由:关于健全农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推动“客货邮”融合发展的建议
提案者:邵磊、包明
提案日期:2023-12-19
内 容:
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建有县级物流配送服务中心1个、符合标准的具备管理、客运、货运、邮政快递等功能的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1个、村级邮政物流网点129个。开通“客货邮”合作线路7条,涉及昌桥、琴溪、蔡村、汀溪、云岭5个乡镇29个建制村,建制村覆盖率23%。“快递坐公交下乡进村”业务稳步增长。2021年1.6万件,2022年13.5万件,2023年1-10月20万件,农村三级物流运输实现了降本增效。
存在的问题:
一、依托乡镇客运站建设的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数量太少,只有一个,距争创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的标准相距较远。
二、我县缺少一个大型综合性集仓储、货运、物流(快递)、销售、维修等产业为一体的物流货运枢纽园区。
建议:
一、利用现有的乡镇客运站改造增加物流功能,因地制宜选择站点,建设或改造集客货运、邮政快递等功能于一体的“多站合一”乡镇客货邮综合服务站、“一点多能”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
二、建设一个县级大型综合性集仓储、货运、物流(快递)、销售、维修等产业为一体的物流货运枢纽园区,构建城乡物流配送体系,积极推进城乡物流服务模式创新和应用,引导企业加强联动合作,发展“客运+货运两网合一”“交通运输+邮政快递融合”“网络平台货运+农村物流”“特色产业+农村物流”等物流服务模式,加强城乡物流末端共同配送发展,整合县域邮政快递资源,推进站场和配送车辆资源共建共享,实现农村地区末端邮政快递共同配送。
提案答复:
邵磊、包明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健全农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推动“客货邮”融合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1.2024年,我局在创建“安徽省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成功基础上,以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工作为抓手,推动农村三级物流体系全面发展,拟计划2024年新建3个、改扩建4个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将充分发挥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一站多能”“一员多用”作用,体现农村客运、货运节点重要意义,完善泾县农村三级物流体系,打通“邮件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
2.积极推动交通运输与邮政、电商等行业的跨业融合发展,引导客运公交企业和邮政快递企业合作,依托现有的建制村通客车的公交线路和车辆,将邮政快递包裹等通过公交线路配送至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农村物流综合服务点)网点。自2022年以来,开通昌桥、琴溪、蔡村、汀溪、云岭5个乡镇的“交邮商”合作运行线路7条,涉及29个建制村,投入9台客货邮线路公交车和2台专车,共11台公交车开展代运邮件快递业务;2021年10月至2023年12月,累计运输下行邮件40万件,上行运输邮件0.6万件,2024年一季度运输下行邮件7.2万件。
3.我局积极谋划县级农村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组织县建投集团、县邮政公司、县建投汽运公司召开泾县“客货邮”融合发展座谈会,对县客运枢纽站改造为县邮政快递配送下乡进村分拣中心可行性建议座谈研究,争取此项目落实。同时积极配合县产投公司,做好县级物流枢纽园区建设工作。
感谢您们对泾县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案 由:关于加快建设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的建议
提案者:县政协提案委(执笔人:胡四海)
提案日期:2023-12-18
内 容: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要求每个县规划建设1个以上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两年来,我县寄递物流体系建设虽有所加速,但是至今还没有建设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这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在经济形势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企业和群众对降低寄物流递成本的迫切希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目前,我县寄递物流有邮政公司、中通、圆通、申通、韵达、极兔、顺丰、德邦、京东等9家规模较大的快递企业,当前的情况:一是只有邮政公司建设了一个占地仅2.5亩的简陋的配送中心(在开发区租赁企业的空闲厂房),日处理邮件快件3万件左右,勉强只能满足邮政自身的需要;二是其他民营快递公司均建有自己的配送场地和分拣设备,各自为政,大家的成本居高不下;三是由于上述原因,导致企业寄递物流成本相比周边市县要高出不少。就拿2022年发往上海和北京的作比较,我县发往上海的续重加1元每公斤,而南陵、旌德、宣州区按每票加1元;发往北京的首重6元每公斤,续重3元每公斤,而南陵、旌德、宣州区按每票加1元。2023年虽有下降但是仍比这上县区高。据有关数据反映,我县上行件即寄出去的邮件快件量在全市排第2个,对降低寄递成本的需求十分迫切。
究其原因,我县寄递物流体系不健全,特别是没有县级公共寄递配送中心,寄递配送资源无法整合,各快递公司成本较周边县市区要高。
为此,建议加快县级公共寄递配送中心建设,整合各快递公司入驻中心,降低快递公司和企业、群众寄递成本,促进我县经济特别是电商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科学选址规划。考虑到物流对交通便捷性和节约各方面的运输成本的需要,建议把县级公共寄递配送中心选址在开发区205国道沿线,或开发区长三角一体化智能制造基地。面积规划上,根据金寨县(一期58亩)、南陵县(一期50亩)以及周边旌德(一期47亩)、宣州区的建设情况,建议规划占地面积200亩以上,功能设计上,要建设1栋综合楼、1栋分拣中心暨仓储中心,若干个商贸仓和冷库,以及电商工作室、电商创业中心等。根据县经济实力,实施分步建设,一期建设用地50亩,主要建设电商商贸物流仓储配送中心。
二、完善配套政策。为了促进邮政及民营快递企业的整合入驻,需要出台一定的政策进行激励,一是对入驻的邮政及快递企业按照年发件量多少给予租赁场地补贴;二是对新上快递智能自动化分拣设备的给予一定补助;三是出台政策,鼓励县内大中型商贸企业入驻集中仓储,节本增效;四是推进配送末端整合,进一步降低寄递成本,支持邮政、快递、交通等多形式合作,探索城区由快递公司自行配送,乡镇、村开展统一配送的模式。
三、加强资金筹措。一方面整合现有资金渠道和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等专项政策资金;另一方面通过县国有企业进行融资。
四、加强组织领导。物流体系建设涉及科商经信局、交运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邮政公司等多家单位和企业,需要县政府牵头抓总,建议,县政府成立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科商经信局、交运局、资规局、乡村振兴局、市场监管局、发改委、财政局、开发区管委会等单位参加,并明确由科商经信局牵头负责。
提案答复:
县政协提案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1、提案中提到在开发区205国道沿线,或开发区长三角一体化智能制造基地建设一个大的县级公共寄递配送中心,通过政策引导将各快递公司引进入驻,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县科商经信局高度重视,多方走访,并召开了提案办理会商会,收集相关信息。目前基本情况是县政府对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已有规划,最新进展是产投公司准备在桃花潭路碧桂园旁物色一个地块,正在进行前期的评估立项工作。
2、目前我县有昌桥乡和榔桥镇两个完整的客货邮功能的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拟计划在2024年新建3个、改扩建4个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已建成129个村级物流网点(依托原邮政公司网点),实现村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100%全覆盖。依托现有的建制村通客车的公交线路和公交车辆,引导客运公司和邮政快递企业合作,将邮政快递包裹通过公交线路配送至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村级电商服务网点。目前已开通5个乡镇“客货邮”合作路线7条,实现了“快递坐公交进村”,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3、在《泾县促进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泾政办[2021]33号)第(二)项完善电商基础配套中就制定了对快递物流企业的补贴政策,根据政策规定2024年我局以1万、3万、5万三个档次向6个快递企业共计发放了16万奖励。
存在的问题:
1.开发区及周边没有合适地块;
2.据发改、交运反映,最有可能选址的地点位于桃花潭西路、碧桂园附近,这地址远离电商产业园,快递企业入驻后运输成本会大大提高,导致快递企业不愿入驻;
3、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的建设在目前条件还不成熟。
下一步打算
1、对县政府物流中心规划建设持续跟进,及时了解相关情况。
2、继续与交运局、发改委等相关单位做好工作对接,跟进相关县、乡镇物流站点和“客货邮”线路建设情况。
感谢贵单位对快递工作关心和支持!
案 由:关于加快我县物流快递行业建设的建议
提案者:郑响亮
提案日期:2023-12-27
内 容: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快递业已由过去的末端行业上升为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先导行业。在现代经济中,各个产业、部门、企业之间的经济活动,从由原材料到消费地变成消费品,中间每样活动都离不开物流。我县物流行业虽然发展较快,但在规范化物流体系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存在问题
1.县城物流企业散、乱现象普遍。多数物流企业规模偏小,部分物流是以一辆车、几个人进行物流运输,存在托运处、卸货点没有固定时间和地点,对交通安全以及运输安全有一定的影响。
2.农村物流快递设施建设、服务网络迟后。乡镇物流及快递网络节点功能设施不全,村级物流快递网点整体服务水平和效率都较低。
3.多数物流企业及快递网点发展水平不够、缺乏专业人才、规模偏小,存在综合服务能力较弱的情况。
二、几点建议
1.规划物流园区建设,统一物流配送中心。加大土地保障力度,解决物流业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不相符的问题,建设以方便企业进出货、百姓生活消费为宗旨的物流配送中心。对物流园区在土地、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出台扶持物流企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鼓励本地物流企业入园发展。对物流企业车辆设备等主要条件进行规范,统一进行定期管理检查,杜绝一辆车子就能跑物流的现象,进一步筑牢我县物流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2.加快乡镇管理机构的设立。整合邮政、交通、供销等部门服务设施,利用乡、镇、村综合服务站等基础设施,开展邮件快件的接取送达服务,提高农村快递网点的服务水平和效率。扩大物流快递收发覆盖范围,更好地支持物流快递业发展的扶持政策落实到基层。稳步提升农村快递服务质量,持续推进“快递下乡”、“快递进村”,进一步畅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
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使物流企业与生产、销售等企业网络相互通,支持物流企业成立物流联盟,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培训力度,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办短培训班、开展网上物流培训等形式,加强对物流企业经理、物流部门经理等人员的培训,为我县物流行业提供人才支撑。
提案答复:
郑响亮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县物流快递行业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节点建设情况
1、县政府对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已有规划,最新进展是准备在桃花潭路碧桂园旁物色一个地块,正在进行前期的评估立项工作。
2、乡镇运输服务站经营,现有昌桥乡和榔桥镇两个完整的客货邮功能的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拟计划2024年新建3个、改扩建4个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
3、村级物流点,目前已建成129个村级物流网点(依托原邮政公司网点),实现村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100%全覆盖。
4、客货邮合作线路,依托现有的建制村通客车的公交线路和公交车辆,引导客运公司和邮政快递企业合作,将邮政快递包裹通过公交线路配送至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村级电商服务网点。目前已开通5个乡镇“客货邮”合作路线7条,实现了“快递坐公交进村”,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二、存在问题
1、虽然县政府对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已有规划,但最终落地建成使用解决相关问题还需要一段时间。
2、实现全县物流快递统一配送需物流配送中心分拣检视机器硬件升级,也需要专门的软件和专业团队运作才能实现,物流配送中心需在政策上有具体的扶持措施。
三、下一步打算
1、对县政府物流中心规划建设持续跟进,及时了解相关情况。
2、继续与交运局、发改委等相关单位做好工作对接,跟进相关县、乡镇物流站点和“客货邮”线路建设情况。
感谢您对快递工作关心和支持!
案 由:关于做好水西国家森林公园部分山体“彩化”的建议
提案者:马剑声
提案日期:2023-12-31
内 容:
当前,我县青弋江(城区段)生态修复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如火如荼,不久的将来青弋江(城区段)将成为市民休闲、游客赏景的最美空间。但也存在周边山体颜色单一、季相变化不大、景观效果不佳等问题,生态景观再优化空间较大。建议林业部门开展水西国家森林公园部分山体“彩化”,通过不同的的树木色彩搭配,打造集林相、季相、色相变化于一体的的生态“彩绘”风景线,实现山体从“单一绿”向“多彩美”转变,让在青弋江北路的市民和游客,举目远眺,能感受不同意境的秋色、秋景,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一、实施区域:水西国家森林公园青弋江二桥头——高村入口段山体。
二、实施内容:重点针对闲置、荒芜、长势不佳、景观效果不佳的山体间伐,栽植本土彩叶树种(包括五角星等图案和文字)。
提案答复:
马剑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做好水西国家森林公园部分山体“彩化”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安徽水西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泾县城西北侧,是集资源保护、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科普教育、森林康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郊型森林公园。2004年批准建立,规划总面积2147公顷。水西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后,重点开展了森林植被景观建设、红色旅游景点开发、人文景点开发、旅游景点开发等旅游项目的建设以及森林资源保护、道路、给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已开发的景点包括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水西双塔、宝胜禅寺、狮子山、太子泉、江心洲公园等。
您提出的建议林业部门开展水西国家森林公园部分山体“彩化”,通过不同的树木色彩搭配,打造集林相、季相、色相变化于一体的生态“彩绘”风景线,实现山体从“单一绿”向“多彩美”转变,让在青弋江北路的市民和游客,举目远眺,能感受不同意境的秋色、秋景,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我局对此提案高度重视,就相关建议进行认真分析、讨论和研究,并积极向省林业局争取项目资金,目前已争取到省级财政100万元专项资金并启动实施水西国家森林公园保护与管理项目。项目主要内容是对森林公园部分森林进行林相改造,通过割灌除草、幼树选育、卫生伐、补植造林等营林措施改造现有林分,改善林分结构,促进林分生长,提升景观效果。在各小班留下的、天然更新不足的林窗或林中空地中,见缝插针,适当补植部分彩叶树种,提升森林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彩叶树种以枫香、三角枫、乌柏、檫木及金叶复叶槭等为主。现该项目已完成招投标并开工建设,计划年底完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合理调整水西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结构,优化森林资源配置,改善生态环境,建成后能大大提升森林公园自然景观,有利于水西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旅游开发,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旅游产品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案 由:关于适当置换水西森林公园树种的建议
提案者:释宗行
提案日期:2023-12-28
内 容:
泾县属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境内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交相辉映,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水利风景区各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建成景区景点21处,其中国家4A级景区7个、3A级景区7个。近年来,我县推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先后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级生态县、国家级园林城市、安徽省旅游强县、中国宣纸之乡、中国研学旅行最佳目的地、全国深呼吸百佳小城、中国文化百强县等荣誉称号,入选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并连续三年跻身“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其中,泾县水西国家森林公园(水西旅游风景区)属于AAAA级国家级森林公园,地处泾县城西郊,总面积2147公倾,林木覆盖率近80%。但是,水西森林公园的树木大多为野生阔叶树种,树种单一,缺乏不同季节有不同的观赏树种,也降低了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品味,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制定树种改造规划。将树种改造的内容纳入《泾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泾县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策划及三年行动计划》修订方案;
二、积极推进树种改造。通过按年份分批次置换树种,增添彩叶树种,配置开花树种,提升观赏性。具体可以选一些四季开花、树叶秋冬呈金黄或红色的树种,如:樱花、桂花、桃、李、梨、银杏(深秋入冬呈金黄色)、红枫(新叶呈红色)红叶石楠、黄山栾树,乌桕树、金钱松。
提案答复:
释宗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适当置换水西森林公园树种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安徽水西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泾县城西北侧,是集资源保护、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科普教育、森林康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郊型森林公园。2004年批准建立,规划总面积2147公顷。水西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后,重点开展了森林植被景观建设、红色旅游景点开发、人文景点开发、旅游景点开发等旅游项目的建设以及森林资源保护、道路、给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已开发的景点包括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水西双塔、宝胜禅寺、狮子山、太子泉、江心洲公园等。
您提出的建议水西国家森林公园制定树种改造规划,积极推进树种改造,增添彩叶树种。我局对此提案高度重视,就相关建议进行认真分析、讨论和研究,并积极向省林业局争取项目资金,目前已争取到省级财政100万元专项资金并启动实施水西国家森林公园保护与管理项目。项目主要内容是对森林公园部分森林进行林相改造,通过割灌除草、幼树选育、卫生伐、补植造林等营林措施改造现有林分,改善林分结构,促进林分生长,提升景观效果。在各小班留下的、天然更新不足的林窗或林中空地中,见缝插针,适当补植部分彩叶树种,提升森林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彩叶树种以枫香、三角枫、乌柏、檫木及金叶复叶槭等为主。现该项目已完成招投标并开工建设,计划年底完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合理调整水西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结构,优化森林资源配置,改善生态环境,建成后能大大提升森林公园自然景观,有利于水西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旅游开发,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旅游产品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