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张红武:《围城》读后感

来源:泾县政协网   时间:2024-08-15    点击量:379 次  

《围城》描绘了主人公方鸿渐的人生旅途。他像一只无头苍蝇,在爱情、事业、家庭的迷宫中东奔西突,却始终找不到出口。方鸿渐的形象,仿佛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迷茫与挣扎。他在苏文纨、孙柔嘉等女子之间徘徊,每一次选择似乎都是对的,却又似乎都是错的,这种矛盾与困惑,正是现代人普遍的心理状态。

钱钟书先生用他那犀利而又幽默的笔触,将“围城”这一象征推向了极致。它不仅仅是对婚姻的隐喻,更是对人生境遇的一种深刻反思。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围城”中挣扎,渴望逃离,却又害怕外面的世界。这种内心的矛盾,如同一把双刃剑,既割裂了我们的心灵,也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在《围城》中,我看到了人性的多面性和社会的复杂性。方鸿渐的朋友们,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的小心思和小算盘,他们的言行举止无不透露出那个时代的气息。而方鸿渐本人,虽然有时显得懦弱和犹豫,但他那种对自由和真实的追求,却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共鸣,将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刻画得淋漓尽致。他的讽刺和幽默,既是对现实的批判,也是对人性的理解。

读完《围城》,我不禁陷入了沉思。这部作品不仅仅是对一个时代、一群人的描写,更是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它告诉我们,生活本身就是一座“围城”,我们每个人都在为了突破自己的局限而努力。但真正的解脱,也许并不在于逃离,而在于接受和理解。《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遗产,它以深刻的思想、精湛的艺术和永恒的主题,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一座丰碑。这部作品不仅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更让我明白了生活的真谛。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里,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和智慧,更需要的是一颗能够理解和包容的心。《围城》是一座永远值得我们深入探索的精神之城,它的每一砖一瓦都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哲理。

分享到朋友圈
张红武:《围城》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