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成义:读《活着》心得体会—人生虽苦,但人间值得
来源:泾县政协网 时间:2024-08-30 点击量:264 次
首先非常感谢县政协能够举办此次“共读一本书”活动,能让我有机会静下心来遨游书海,更有幸借此机会同各位委员一起,交流阅读心得。
今天,我带来的是我国当代作家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它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解放战争、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主人公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的故事。
“人生太苦了!”
这是我初读《活着》的感悟。
曾经听过一种说法,说余华是含泪写完《活着》的,通篇读完,我内心也久久不能平静,主人公福贵即没有“福”,也算不上“贵”,他的一生充满坎坷,“败掉家业、失去亲人、孤独终老”这无一不是令人恐慌的词语,都狠狠砸进了他的生活,特别是当他的儿女、妻子、女婿、外孙都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人世时,我对这个孤苦的老人产生了无比的同情。
是的,面对这样一个老人,我动容了。
余华曾说过,“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其实这句话更令我动容。
就拿福贵来说,生他养他的父母死了,不离不弃的妻子死了,最亲的儿子女儿女婿死了,剩下最后一个相依为命的外孙也死了,这时候,我以为应该是福贵活着的心也该死了。但是,当他说他还要买牛来,再活几年,我的眼泪再次又掉下来,我想,此时的福贵,所有人生希望之火都灭了,只剩下活着了。
当然,我从来不歌颂苦难,我觉得苦难本身除了折磨人,没有多少意义,所以当我读完余华的《活着》,我觉得至少可以让我们在不得不面对的苦难时候,减少苦难本身带给我们的伤痛,让我们可以更加豁达、从容、乐观的活着。
毕竟,我们也得活着,不是吗?
一、活着,要学会珍惜
前期,福贵是远近闻名的地主家的阔少爷,家财万贯、良田百亩,完全是个养尊处优的纨绔子弟。念私塾时,穿长衫的私塾老师叫他念一段书,他这样读《千字文》:“好好听着,爹给你念一段”,气得年过花甲的私塾先生对他爹说:“你家少爷长大了准能当个二流子”,他就是家里的“孽子”与“败家子”。
按他爹的话说福贵就“从小不可救药”,按私塾先生话说“朽木不雕也”。果然长大后的福贵吃喝嫖赌,样样精通,爱钻妓院,爱下赌场,还美其名曰“光宗耀祖、做生意”。后来福贵上了龙二的当,就把祖辈留下的家产拱手相让。
家产败光,只是福贵人生苦难的开始,往后的日子里面对身边亲人一个个的先他离去,才更是让人悲怆的。
福贵的爹这样形容徐家的起伏败落,特别形象:“我们徐家的老祖宗不过是养了一只小鸡,鸡养大后变成了鹅,鹅养大后变成了羊,再把羊养大,羊就变成了牛。我们徐家就是这样发起来的。到了我手里,徐家的牛变成了羊,羊又变成了鹅,传到到你这里,鹅又变成了鸡,现在是连鸡也没有了。”
福贵的人生起伏,让我们唏嘘不已。人在这个世界上,虽然只活一次,但值得我们珍惜的东西却很多:有价值的生活,身边的爱人,繁华的盛世,流金的岁月等美好的东西。
正因为周遭世界美好,我们才要潜心经营与珍惜,一个不懂珍惜的人,最终只会遗憾终身、悔恨不已。当繁华散去,容颜老去,伴随我们的有可能只剩下寂寞,连回忆都不曾有。
二、活着,扛起命运的无常
《活着》以并不煽情的叙事讲出了生命的无常,却足以触及我们的最大泪点,福贵所有的灾难都接踵而至,所有的亲人都先他而去,到最后只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我大概算了一下,《活着》一共9次提到了死亡,一次比一次沉重。福贵最后送走的是年龄最小的7岁的外孙苦根。余华写尽了沉重的悲剧,笔调却朴素简洁。对于一位老人而言,最悲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文中有一句让人泪奔“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洒满了盐。”
“皇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这是后期,理应孤苦悲凉的福贵在耕作时编的小调。很难想象这是一位经历过命运起伏的人,但他确实是那个四十年前的浪子,如今在阳光下回忆着自己的故事,仿佛讲着别人的故事,而那些故事与他无关一样。
时隔十年,再谈及过往与亲人,老人已经很平静了,这是一种向死而生的超然,即便亲人都离他而去,他依然友好乐观地看待这个世界。世事的变迁与生命的无常,让人唏嘘不已。我想,余华正是用“死亡”象征“活着”,更加彰显活着的意义和难能可贵。
三、活着,本身就是希望
初读《活着》时,相信很多人的感受都是一样的,为什么福贵活得这么艰难,却还会这么乐观与超然地活着?这是怎么回事呢?或许搁在他人身上,早就生不如死了吧。
《活着》重复写死亡,让人窒息地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但只有真正读懂它的人才会看到希望。就像余华所说的,千千万万的人读到了绝望,但他写的是真正的希望。
活着本身就是希望,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活着本身很艰难,延续生命就得艰难地活着,因正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更为深刻的含义。如同鲁迅先生说的,“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即便生活再艰难,也不能失去生活的勇气。
文中末尾这样写福贵:“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到——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所以说“人生虽苦,但人间值得”,苦难终将过去,珍惜当下,好好活着,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以上是我的心得,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