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我县电机泵阀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来源:泾县政协网 时间:2014-11-12 点击量:3939 次
根据县政协“加快工业产业集群发展专题资政会”的总体安排,电机泵阀产业课题组于3月下旬开始对我县电机泵阀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专题调研,课题组在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经信委、茂林镇、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等协助下,采取实地查看、听取有关情况通报、召开重点企业负责人和课题组座谈会等形式,实地考察了我县电机泵阀产业发展情况,并组织人员赴浙江永嘉县,学习先进经验。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我县电机泵阀产业的基本现状,查找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加快我县电机泵阀产业发展的对策。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电机泵阀产业现状
(一)电机产业<o:p>
1、我县电机产业概况。泾县皖南电机产业集群是2005年经安徽省政府批准的全省首批重点扶持的30个产业集群之一,也是我县发展成熟的产业集群。集群内共有45家企业(紧密型企业35家,松散型企业10家),就业人数约4000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6家, 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24.3%,产值亿元以上企业8家。目前,全县电机行业已形成以安徽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产业集群,电机零部件配套生产企业协作分工体系已经建立。该公司现为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小型电机分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小型电机行业重点骨干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连续二十年处行业前十位。2003年进入“中国机械500强”、“中国电机20强”、“安徽机械工业50强”、“安徽民营企业50强”行列。“南华”牌电机2005年获产品质量“国家免检”,2006年,690V及以下电机获得“中国名牌”称号,2012年南华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3年度电机产业中26家规上企业完成产值 45.83亿元,占全县规上企业总产值的44.8%,同比增长11.45%,实现税收1.3574亿元,占规上企业总税收的44.2%,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该集群中,为电机配套冲压件企业9户,年产量2.6万吨,年产值1.5亿元;为电机配套轴加工企业5户,年产值6000万元;为电机配套铸件及金加工企业10户,年产铸件2.3万吨,年产值1.4亿元。<o:p>
2、国内外电机产业现状。目前全国共有中小型电机生产企业3000多家。国内大部分电机企业已经具备较强的生产能力,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安、江苏无锡、浙江嵊州、浙江台州路桥等地。根据统计数字分析,全球电机的需求总量,中国出口只占15%,还有85% 的市场等待我们去开发。近十年来,国外一些知名电机制造企业纷纷到中国兼并或合资建厂,如:德国西门子、瑞典ABB、美国爱默生等,生产产品大多出口。与国外相比,我国电机行业明星企业尚不多见,国产电机产品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指标与国外产品仍有差距。究其原因是科研投入少,且效率低,技术力量分散,国家将有限的研发资金大部分投入到高等院校,但院校成果转化能力有限,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因此,目前国内电机企业的产品研发主要靠自身能力进行。<o:p>
(二)泵阀产业
1、我县泵阀产业概况。我县共有泵阀企业2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家,县经济开发区有特种泵阀、南方、江南、凯特等16家企业,位于茂林镇的泾县泵阀产业园有卧龙、巨龙、盛唐等8家企业,已初步形成泵阀产业链。泾县泵阀产业园最大企业安徽卧龙泵阀有限责任公司创办于1985年,通过多年发展,公司规模不断壮大,2013年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8076万元,上缴税收874万元。全县泵阀企业主要产品共有15大系列300多个规格型号,在国内氟塑料泵生产行业占有一席之地。2013年度全县泵阀产业中8家规上企业完成产值5.33亿元,占全县规上企业总产值的5.2%,同比增长23.1%,实现税收2287万元,占规上企业总税收的7.4%。<o:p>
2、国内外泵阀产业现状。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泵产品的制造厂家在6000家以上,每年泵产品的产值在400亿元以上;我国的阀门企业数量已居世界第一,在6000余家各种大小阀门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900家。阀门市场每年成交额为500亿元左右,其中100多亿元的市场被国外阀门企业占领。目前,世界著名泵企进入我国市场,民营泵企正快速发展。随着我国石油化工、制酸制碱、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的蓬勃兴起与发展,耐腐蚀泵阀的市场需求正在不断扩大。<o:p>
二、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o:p>
(一)电机产业<o:p>
1、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由于电机产业是传统产业,技术成熟,当前全国电机生产企业众多,除了一些技术含量高,有特殊用途的电机外,大部分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而制造成本在逐年上升,一些量大面广的通用电机产品利润率下降。<o:p>
2、劳动生产率不高。多数企业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人均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不高,自动化程度较低,生产效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o:p>
3、电机的主要零部件铸件的生产难以适应主机发展需求。由于传统铸件生产既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又存在苦、脏、累,因而从业人员减少,目前专门从事铸件生产的员工均为35岁以上人员,造成铸造业逐渐萎缩,产能跟不上电机主机厂的需求。近年来,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约15%的铸件依靠外购,并有逐步扩大的趋势,而外购铸件有时出现供货不及时现象,影响电机产能的稳步提升。因此铸造业已成为电机产业发展的“瓶颈”。<o:p>
4、由于地域因素影响,创新研发等技术型人才引进困难,严重制约着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o:p>
(二)泵阀产业
1、企业规模不大。该产业主要集中在县经济开发区和县泵阀产业园,大多企业产值不足1000万元,产品同质化较为普遍,缺乏规模大、品牌影响力强、知名度高的大中型龙头企业。销售产值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也只有8家,其中超5000万元企业仅有2家,目前尚无年销售额超过亿元的企业。<o:p>
2、技术和管理人才缺乏并流失严重。产业内熟练技术工人、高层次管理人才缺乏,且培养困难,不少工人经过了学徒期就另寻待遇略高的企业就业,工人跳槽现象非常普遍,造成企业间的职工队伍不稳定,影响了企业正常管理和经营。<o:p>
3、相互配套协作分工体系没有建立。大部分企业产品雷同,各自为阵,企业之间缺乏上下游环节的配套协作,难以通过对接互动形成成本优势,导致企业间存在恶性竞争现象,企业产品利润率逐年下降。<o:p>
4、经营理念陈旧,存在小富即安思想。我县泵阀企业管理人员大多文化层次不高,缺乏现代企业管理意识,思想观念保守,开拓进取精神不强,相当一部分企业负责人存在“小进即满、小富即安”心理。<o:p>
三、对策和建议
(一)</B>电机产业
1、进一步做专、做精、做大、做强电机产业集群。坚持以“南华电机”品牌为依托,以创新为先导,以质量为根本,集中政府可用资源,重点支持安徽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不断提高皖南电机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走专业化生产的路子,鼓励企业错位发展,把企业做专;走标准化生产的路子,提高工艺装备水平,生产一流产品,把产品做精;走集约化发展的路子,拉长产业链条,扩大中小电机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注重“南华电机”品牌价值的提升,继续把电机产业集群做大做强。<o:p>
2、优化政策配套和政府服务,鼓励铸造产业升级。政府继续实行现行的扶持政策,加大财政贴息力度。同时,针对电机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出台优惠政策,对企业按新工艺生产出的铸件实行以奖代补,对企业更新模具投入视同设备投入给予贴息支持,引导产业设备升级,工艺升级,技术升级,从而实现产业升级。加快新产品开发,引进高层次人才,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进一步建立完善政府服务体系,为电机行业发展创造更为优良的发展环境。<o:p>
(二)泵阀产业
1、重点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集群,必须有龙头企业,在泵阀行业中,择优选取两三个创新能力强,产品特色浓,产值规模大,成长性好的重点泵阀企业及关键配套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明确企业发展目标,设定奖励条件并实行量化管理;帮助被列为重点培育企业,编制发展规划,并组织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指导企业科学发展;政府根据企业发展规划,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集中有限资源重点培育泵阀龙头企业,拉动产业转型升级。<o:p>
2、做大泵阀产业。一是加大泵阀企业招商力度,在增加泵阀企业数量,扩大氟塑料泵产量的同时,大力发展不锈钢泵、管道、阀门等加工企业,做深做精泵阀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二是将泵阀产业园列为县级重点扶持产业园区,参照县经济开发区管理,落实土地价格、用地指标、税收返还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引导企业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o:p>
3、引导企业差异化生产经营。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引导企业在差异化生产经营、错位经营上确立竞争优势,通过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有泾县特色泵阀体系,在泵阀产业内逐步形成互补,避免互相间的不良竞争。<o:p>
4、提高泵阀产品本地化配套比重。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推动主机生产企业与配套企业合作,积极提升本地泵阀配套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促进和提高泵阀产品本地化配套比重,积极鼓励配套件企业通过整合,做大做精,形成有较大规模的专业化配套件企业。<o:p>
(三)人才培养及配套扶持政策
电机泵阀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需要以上措施加强引导和扶持,而且在人才培养、政策扶持、配套服务等方面有待加强。<o:p>
1、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o:p>
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建立和完善高端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落实《泾县企业引进人才奖励暂行办法》,着力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现代管理水平。<o:p>
培训熟练技术人员。充分利用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宣城市工业学校这一教育平台,采用校企联合的方式,开设电机泵阀专业班,着手建设电机泵阀机械研究院,集中智力资源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适应全县电机泵阀发展对各类技术人员的需求。<o:p>
2、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在土地指标、企业融资、公租房建设、职工培训等方面向电机泵阀产业倾斜;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三至五年内新增税收部分返还企业,作为奖励;帮助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解决前期准备费用;协调金融机构拓展贷款抵押范围,综合确定贷款额度,简化贷款手续,为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问题。<o:p>
3、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加快铸造中心建设,建立并逐步完善检测中心、货物配送物流中心、电机泵阀产品信息平台等服务体系,避免重复建设,为全县电机泵阀产业发展提供专业化配套服务。<o:p>